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高考首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满分,作文登人民日报,现发展如何?

来源:手机网易网    时间:2023-06-24 09:32:58
“我们辛勤的双手,把山河打扮得更加美丽,劳动的汗水也冲洗了我头脑中的泥沙。劳动是艰苦的,是严酷的,但它却能把人锻炼得更坚强,只有经过艰苦的劳动,才能饱尝劳动的欢乐。”此句节选自1977年《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作者名为刘学红。

这篇文章非常特殊,作者本人甚至没有主动向《人民日报》投稿,最后还是从别人口中得知文章登报一事。


【资料图】

人民日报刊登刘学红作文的版面

这一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开始举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场高考。

知识青年积极参加,刘学红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年,录取大学生人数27.3万,为中国的青年人才储备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考结束后,《人民日报》刊登了三篇高考作文,刘学红所著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就是其中之一。

她的文章行云流水、文字优美,让判卷老师给出了差一分满分的好成绩。而刘学红更是在高考之中夺得状元名号,成为中国高考的首位女状元。

时至今日,距离1977年高考已经过去了44年,这位女状元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一、渴学青年难以实现的大学梦

1957年,新中国的一切都在稳步前进,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成功研制、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刘学红

而刘学红也在这一年出生,相比较那些令全国人民欢呼雀跃的大事,一个小婴孩的平安出生只不过是一件小小的喜事罢了。

她的父母十分高兴,细心呵护着这个小女孩长大。

早在1952年,国家就确定了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之下,许多人家将孩子送入学校读书。

刘学红家住在大学校园附近,她从小耳濡目染,对大学充满了渴望。因此,也十分努力读书。

从小到大,刘学红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十分优秀。

但是在六七十年代,高考制度被迫中断,刘学红的大学梦破碎。通往大学校园的阶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绝大多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命运。

刘学红回忆那时,有几个可以去工厂当工人,有些可以去当兵。但是这些人都只不过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人,都只能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插队落户。

大学校园和她的家仅一步之遥,但是这么短的距离却变成了一道天堑,难以跨越。

刘学红多方打听才知道,能上大学的只有工农兵学员。

但是工农兵学员却只能依靠推荐,怎么推荐、谁来推荐、依靠什么标准推荐?刘学红一概不知道。

有人告诉她,成为下乡知青后,还想要上大学,那就只能看谁干活好、谁跟领导关系好,这后一个才是最重要的。按照土话来讲,就是看谁的老茧硬、更看谁的腰板硬。至于这个人有没有实力、有没有理想,那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1976年初,刘学红高中毕业。

虽然大学梦破碎,但是她仍然想用自己的双手改造农村、推动中国。刘学红主动放弃了北京附近条件比较好的地区,选择更加遥远和艰苦的乡下。

下乡的时候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刘学红看见漫山遍野的果实,心中突然涌起一种冲动。她无缘得见自己的学习取得丰收的果实,那么就用自己的双手让这片田野得到收获吧。

刘学红等知情被分配到了林业队,她们的任务是修筑水平梯田,开山移土,打造一个现代化、机械化的苹果园林。

这项任务并不简单,刘学红等人也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大型机械,只能依靠土镐和双手。而度过了秋天之后的寒冬,北风萧萧,土地结冰,一切劳作都变得艰难。

为了能够奉献自己的力量,刘学红不仅卖力劳动,还向当地村民学习。但是严酷的现实把她的理想再次砸了个稀碎。

无论刘学红怎么卖力劳动,她的价值都难以被重视,因为体力不够强,她挣不到更多的工分。即便再聪明,林业队也不重视这个身板瘦小的女孩子。

当地村民更是冷酷,刘学红请教他们也不肯教授,稍微有些技术的活计绝对不会分给这些知青们干,只让他们做最简单的、最辛苦的体力活。

对于林业队和当地村民来说,这些知青都是外人,早晚要离开这里。与其花费力气教他们怎么干,倒不如就看着不让他们出错就行。

严酷的现实环境,让刘学红逐渐对未来丧失信心,她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

而1976年末的一件事情,更是让刘学红感到绝望。

那时候,刘学红所在的下乡队伍得到了一个上大学的名额。刘学红心里清楚,自己拼体力拼不过别人,但是拼脑力绝对有优势。

但是,这个名额知青们谁也没拿到。反而是给了生产队会计的女儿,一个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不占优势的小女孩。

被推荐上大学后,会计女儿去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

刘学红更加崩溃,她最喜欢的学科就是物理,中学时期,她还是物理科代表。北大物理系,刘学红的梦想,如今与她擦肩而过。

她自己都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才错过的。

那一年的春节,趁着假期回家,刘学红特意坐了前往北京大学的公交车,车辆绕着北大走了一圈,她也不敢下车。

这个校园那么大,但是又那么远。

二、第一次高考,一生的梦想

1977年的10月,刘学红在生产队待了一年,她也劳作了一年。经过现实的打击后,刘学红心里一直都憋着一股气,她郁郁不乐,对未来也充满了担忧。

但是这个十月,却很不一样。

漫山遍野丰收的果实,当地村民朴实的欢笑,填满了她的迷茫和彷徨。

丰收原来是这么喜悦的一件事。

也是在十月,广播带来了另外一个丰收的好消息,高考制度重新恢复,只要符合报考条件的,就可以参加高考。

这一消息,如同惊雷,在所有知青的心中炸响。上大学不在遥远,也不是被制度裹挟之下遥不可及的梦。

生产队的所有知青都报了名,刘学红白天工作,休息和晚上的时间里学习。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复习时间很短,而要复习的很多。

这一次考试共考五个学科,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刘学红放弃系统的复习计划,抓重点、抓难点,语文这个学科更是一点儿都没看,全靠每日看报积累词汇。

刘学红最初一门心思想考北大的物理系,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理科知识已经记不住很多了,复习起来难度太大。

为了保证最终的成绩和结果,她只能放弃掉自己喜欢的物理系,转而学习文科,选择比较喜欢的新闻系。

除了时间紧张外,刘学红还面对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

高考制度中断十年之久,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少之又少,怎么复习、复习什么全然没有头绪。

为了能够更有针对性、更好地完成这场考试,刘学红找了许多种办法,向不同的人借教材和卷子,天不亮就蹲守书店抢着买最新的参考书,她的母亲还从同事那里借来了几年前的历史高考卷子供她参考。

因为是第一场高考,虽然报名的人很多,但是社会上的备考气氛并不紧张。不参加高考的人甚至意识不到这场考试的重要性。

刘学红在备考的最后半个月请假回家冲刺复习,但是身边不参加高考的朋友却会频繁来打扰。

为了能够有一个安静的复习环境,刘学红干脆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内,对外界的一切置之不理。

填报志愿那天,刘学红放下一切负担,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填上北大新闻系。

在这一天,她再次绕着北大走了一圈。这一次,刘学红内心激动复杂、但是也坚定。北大是这么的近,门槛也不高,似乎只要轻轻往前迈出一步,就可以进去。

12月10日,高考的第一天,吹响了命运的号角。

刘学红走了十几里山路走到高岭公社中学,参加高考。

那一天,寒风凛冽,气温异常地低。走着走着,刘学红感觉身体都要冻僵了。

坐在高考考场的那一刻,刘学红突然感觉到似乎一切都没有那么困难。考场如同复习的那个小桌子,身边的考生不是竞争者,而是一个个同伴。大家走向改变命运的最前线,一同战斗。

一个小小的教师坐了四五十个人,每个人之间挨得很近,旁边人写的字都一清二楚。但是没有人左顾右盼,坐在考场上的那一刻,周遭一切都变得虚幻了。

刘学红在冬天里,手冻得通红,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写在卷子上,写到最好,手似乎已经感觉不到寒冷了。

和现在的高考不同,那时候,语文才是考试的最后一门学科。整张卷子100分,其中30分是语文知识问题,70分考的作文。

作文题目给定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刘学红看着这个题目,心中无数情绪涌上来。这一年里,她经历过挫折、也经受过打击,但是却也在一个又一个困难中被磨练得坚强、不屈。

这一年最深的印象不是会计女儿上大学的背影,不是村民们的抗拒,而是那漫山遍野丰收的果实。丰收,就是一切的希望。

刘学红文思泉涌,以这一年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联想到世事变迁、中国发展,以丰收为主线,述说自己这一年来的感受。

整篇文章一气呵成,刘学红笔都没有停过,写下来了近乎两千字。

写完的那一瞬间,她的内心隐隐有个声音在说,“成了”。

即便如此,等待也是一个漫长而又焦躁的过程。刘学红无数次夜里都会梦见神圣庄严的北大校园,她端坐在教室正中,和知识书本为伴。

醒来后,一片虚无。

1978年2月19日,高考成绩还没有下来,但是刘学红却突然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那一日,刘学红正与同伴相约逛街,正巧碰到一个买书的同学。

同学见到刘学红后,激动地告诉她,“你的文章登报了。”

刘学红满心疑惑,她并没有向报纸投过稿,怎么可能呢。于是忙问同学,是那张报纸。

同学想了想,说:“好像是《人民日报》。”

那就更不可能了,《人民日报》是最权威的报纸之一,她的文章怎么会随随便便在报纸上刊登呢。

但是同学却十分肯定。

刘学红一边想着,可能是重名了,一边又想,也许是真的呢。

满心疑惑,她找来了一张《人民日报》,竟然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也看到了自己写的那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原来,刘学红所写的高考作文登了报。

消息传开来,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向刘学红道喜,认为她一定考上了大学。

但是刘学红心里却没谱,见报也不见得就是真的被录取了。哪怕得知自己语文考了99分,只扣了一分,刘学红仍然有些提心吊胆。

直到北大录取通知是被拿到手里的那一刻,刘学红的心才落了地。

大学梦,在这一刻得以实现。

三、昔日高考女状元,如今新闻媒体总经理

考入北京大学后,刘学红更加珍惜如今在校园学习的日子。她成绩优异,平时表现也很好,在新闻系名列前茅。

当时大学生少之又少,因此走出上了大学基本上都是可以被分配工作的。

刘学红由于过于优秀,1982年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到了中国青年报,从事新闻编写和采访。

刘学红先后创立了大量周刊栏目,写出了许多精美文章。她主要关注教育领域,尤其是大中学生、教师等群体的生活和发展。

或许是感同身受,刘学红对学业、教育等十分看重,无数次都说道,“感谢高考。”

在市场飞速发展之中,刘学红更是发现到网络的强大。她不仅创办了电脑网络相关周刊,还在2000年创办中国青年报的网站。

网站成立的那天,刘学红走马上任,成为中国青年报网站的总经理。成为第一批网络媒体人。

昔日开垦苹果园林都费力的女知青,如今坐在办公室内,成为新闻界的总经理。

这般改变,皆是源于1977年的那场高考。

刘学红带领中青在线更多地关注大学生和教育,她与北大等高校成立“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同时面向校园市场,满足大学生校园活动、求学成才等需求。

对于刘学红来说,她一个人的改变并不算什么,就像是曾经生产队的苹果林,只有漫山遍野开满了果子才叫丰收。于是刘学红再次成为了开垦土地的人,这一次,她要开垦许许多多的青年学生。

200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找到刘学红,希望能够把她的准考证收藏在博物馆中。

刘学红二话不说,就将这张准考证连同北大的毕业证书一同交到工作人员手中。刘学红知道,这收藏的不只是一张小小的纸片,更是一段历史、一段变迁,也是自己无悔的青春。

也是在这一年,刘学红从职位上退休,卸下了身上所有的负担,颐养天年。

退休之后,刘学红仍然会关注如今的教育发展和学生需求。她偶尔还会到各大校园演讲,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全面素质提高。

2020年,中国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找到刘学红,此时已经63岁的她身体健朗,脸上挂着笑容。

工作人员说道,想要做一期有关高考、青春的节目,采访当初第一批参加高考、并大学毕业的学生。由于刘学红在当时是女状元,准考证还在博物馆收藏,因此想要邀请她作为嘉宾,上节目述说曾经高考的经历。

刘学红答应了,人生走过了大半,那段高考的经历依然难以忘怀。

若不是高考,现在的她会干什么呢,或许会在那片山地里,和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作伴,也许这也是一种美满的人生,但是大学梦却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

在节目上,刘学红满怀激动回忆起当初的一切,到最后,甚至于有些哽咽。

时至今日,高考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伟大阶段,也成为许多学子必定会经历的过程。上大学不再是难事,社会上对于高考的重视更是与日俱增。

刘学红却也发现,比起考上大学,学生们更加关注于创业就业等方面的内容。因为上学不再是难事,毕业反而成为了一道坎。

她的研究重点也从教育,渐渐转向了学生需求,开设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讲座,更多地为大学生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中青在线也开创了青年大学习、青清创等板块,不仅要让知识无阻碍地流传到每个渴学青年手上,还要为青年的未来开创一片道路。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华声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