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谢斯临
【资料图】
图片来源:Pixabay
今年2月开始,ChatGPT的火爆,再次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关注。海内外一众互联网大厂、科技行业领军人物纷纷投身大模型的研发训练当中。然而,就在大模型创业热潮到达顶峰之时,OpenAI却突然宣布,我们已经处在大模型时代的尾声。
训练数据的逐渐枯竭被认为是主要原因。生成式AI能取得如此惊人表现的背后,是大量数据的喂养。但随着GPT-4的训练参数突破万亿,人类互联网历史上被保留下来的各种高质量语料,已经快要被逐渐消耗殆尽。
有研究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6年ChatGPT类大模型的训练将耗尽互联网上的可用文本数据,届时将没有新的训练数据可供使用。
在此背景下,强调人工智能模型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AIoT,开始备受关注。通过物联网涵盖的海量传感器、机器设备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所需的数据来源。
从事窄带物联网通信系统研发的技象科技CTO郑凛向时代财经分析表示,从连接数量来看,与移动互联网大约50亿的设备接入量相比,物联网涵盖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其连接规模将至少扩大一个量级,背后产生的数据量更是指数级上升。
“未来,人工智能和连接将不分彼此,因为人工智能最核心的本质也是基于连接。”
AIoT解放工业、农业生产力
万物互联,有望成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全面普及、应用与发展的生态土壤。而这正是国内一众物联网企业着力的重点。
在此次广交会期间,时代财经通过走访了解到,不少广州科技企业通过物联网收集大量数据,用以人工智能模型,助力工业制造业、轨道交通,乃至于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树根互联作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就致力于通过给每一台生产设备联网,采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和建模,生产相应的智能模型。依靠这一模型,企业可以及时调整生产线任务派发和维护排期,充分利用产能和最大程度避免停工维修,实现降本、提质、增效、优产。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时代财经摄
据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透露,三年时间内,在同样生产面积的情况下,树根互联助力三一重工旗下18号灯塔工厂产能提升123%,人员效率提升98%,单位制造成本降低29%。
除三一重工之外,树根互联还在钢铁冶金、汽车整车及零配件等数十个工业细分行业深度赋能,连接超123万台高价值工业设备,链接工业总资产规模超万亿,累计为客户新增效益达136余亿元、降低成本达120余亿元,合计产生精益效益258余亿元。
而佳都科技董秘赵捷指出,作为广州市人工智能及轨道交通产业链双链主单位,佳都科技计划把AI大模型与一些高质量的行业数据和数据底层技术进行结合,应用到智慧城市的场景里面。“希望能借人工智能将城市和产业从感知层面向认知层面再推进一步。”
赵捷举例表示,未来利用采集的交通出行数据,结合AI大模型,佳都科技可以实现对城市大范围的交通信号灯的自动调节,使得各个路口的通行情况达到最优状态。
深耕智慧农业的极飞科技,则在尝试使用搭载智慧农业系统的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等产品赋能农业生产。它们在中国架设了2300 多个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导航基站,覆盖超过 3.5万个农村,建成了高精度农业导航网络。
通过这一网络,极飞科技得以采集大量数据,帮助公司旗下无人机实现傻瓜式飞行喷药,并保证打药效果的标准化。极飞科技品牌高级经理钱姝婷介绍道,公司最新款农业无人机一次飞行10分钟,即可完成30到40亩农田的打药工作,效率远超农户手工打药效率。
与此同时,2021年,极飞科技还在新疆启动国内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项目,两名90后年轻人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成功管理3000亩高标准棉田,进一步验证了无人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大规模种植场景的可行性。
在一众科技企业的推动下,中国物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物联网市场。2023年年初IDC发布的《全球物联网支出指南》显示,2021年全球物联网企业级投资规模约为6812.8亿美元,有望在2026年增至1.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物联网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981.2亿美元,占全球物联网总投资的1/4左右,投资规模领跑全球。
让万物互联并不容易
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也非常曲折。不止一位物联网从业者向时代财经强调,要实现万物互联绝非易事。
如在树根互联深耕的工业制造业领域,贺东东指出,不同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只需要实现手机这样的标准终端设备互通,如果想要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工业中,首先要将工业数据转化为人工智能能够读懂的原材料,这背后的工作量超乎想象。
“制造业背后有着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设备,每种设备采用的网络协议又各不相同,要先把这些东西都打通,我们才能享受到物联网的红利。”
而另一项难点在于,在目前制造业应用、技术和产业标准化程度都不高的情况下,物联网行业依然很难将个性化的需求抽象为共性的行业和企业需求,市场难以大规模启动。
树根互联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树根互联研发投入分别为8266.55万元、1.66亿元和2.8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过50%。
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下,树根互联成功在装备制造钢铁冶金、汽车整车及零配件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效。截至目前,根云平台支持工业协议超过1100种,设备类型超过5000种。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大量行业、公司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无法被满足。据贺东东预估,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仅仅完成了20%,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中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还面临卡脖子的难题。目前主流的LPWAN(低功耗广域网络,物联网广泛采用的一种远距离通信无线网络)技术主要有NB-IoT、LoRa、LTE-M和SigFox。
根据物联网研究机构IoT Analytics的监测数据,截至2021年10月,采用上述四类技术的节点数占据所有LPWAN节点的份额超过了96%。其中NB-IoT以47%的份额领先,其次为LoRa,市场份额为36%。
技象科技CTO郑凛,时代财经摄
郑凛向时代财经指出,NB-IoT是一种属于运营商的技术,必须要运营商建网。这类网络无法针对一个区域、行业进行精准覆盖,因此难以满足未来多元场景的底层定制化需求。LoRa因此以易组网、更低成本、远距离传输等特点,成为中国物联网进程中的重要角色。
可问题是,LoRa芯片长期以来被美国Semtech公司独家垄断,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LoRa在中国的应用前景被蒙上一层阴影。
正是因此,技象科技才会选择聚焦于物联网底层通信技术,并尝试打造全自主研发的无线窄带物联网通信系统TPUNB,力争在窄带物联网通信系统上打破技术瓶颈。
据郑凛介绍,经过多年努力,技象科技2020年发布的象芯一号及其背后支撑的一整套通信系统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正在努力研发第二代产品。
“相信等到象芯二号发布的时候,我们的窄带物联网通信系统就能够跟世界先进水平相齐平。”
Copyright 2015-2022 华声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